“接触对象”恐惧症
文章来源:成都成华脑康医院 咨询热线::028-83357079
发病原因
1、精神因素:
精神因素在发病中常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例如:某人遇到车祸就对乘车产生恐惧,可能是在焦虑的背景上恰巧出现了某一情境,或在某一情景中发生急性焦虑而对之发生恐惧并固定下来成为恐怖对象。
2、家庭因素:
父母限制子女接触社交环境也促发社交恐惧。有人认为恐惧症与人格障碍有关,恐惧症多发生在回避性人格障碍者身上,这种人格障碍表现为缺乏自信,敏感。该类病人大多数具有孤僻、内向、自尊、羞怯性格特征。
3、心理冲突:
疾病症状
1、焦虑:接触恐惧对象时,出现明显的焦虑症状,焦虑的程度与恐惧的对象不相符合。轻重程度不一,可以从一般的焦虑紧张到极度的恐惧害怕,产生惊恐发作。
2、回避:回避成为患者缓解焦虑的主要方式,只要有可能,患者尽量回避可能引起恐惧的对象,有些患者可以回避到焦虑产生的最低程度,但有些患者仍然要经常面对引起焦虑的对象,以至要忍受强烈的焦虑不安。回避越典型,说明病情越重,因为回避会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
3、预期焦虑:接触恐惧对象前,即为之担忧,出现预期性焦虑。病情严重者可在接触恐惧对象前数小时就出现焦虑,增加了病人的痛苦。
4、自主神经症状:焦虑发作时伴有自主神经症状,如心悸、呼吸困难、胸闷、头晕、出汗、恶心、便感、尿频等。
5、其他症状:病程长者可伴有抑郁症状、睡眠障碍、进食障碍、物质滥用等。
疾病治疗
1、脱敏疗法
逃避恐惧将使你无法克服它。相反地,当你逐渐让自己接触害怕的东西,学习面对它们,你将发现你所害怕的事物并未真正发生,使你渐渐地消弭对它们的恐惧。例如你害怕蜘蛛,在这种脱敏疗法的训练中,你将开始面对你的恐惧。通常在有人陪伴的情况下,你学习接受照片上的蜘蛛。当你适应之后,可以试着目睹死蜘蛛,接着是活蜘蛛,你甚至可以学着用手捉蜘蛛。每一次你可能仍感到一些恐惧,但当你知道所担心的事并未发生,你将渐渐习惯它。同样道理,对于公共场所的恐惧感也可以采用此方法治疗。
2、逐步克服
试着逐步克服恐惧,比起完全抹煞恐惧的方式要实际、可行。透过脱敏疗法的训练,可逐渐建立自信心,改善失控的状况。
3、转移注意力
当你被恐惧侵袭,不妨做点心理活动以转移注意力。你可能做心算、阅读、朗诵或深呼吸。当你投入这些活动中,可以减少恐惧的想法及影像。你的身体将平静下来,不会失控。
4、多活动
当恐惧感袭来时,身体会分泌过盛的肾上腺素,而当你活动时,会消耗肾上腺素。因此,你感到恐惧时不要坐着不动,而应当起身走动,才能消耗肾上腺素。 若你无法走动,不妨试着收缩及放松各部位肌肉。收缩大腿肌肉,然后迅速放松。这种一紧一松的肌肉运动也能消耗肾上腺素。
5、使用静神定恐剂
- 上一篇:“公厕恐惧症”常见且对人危害大
- 下一篇:产生恐惧症的三种病因